新聞中心/News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乘著共享經濟的發展浪潮興起,但還未形成大規模的可持續商業模式。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大幅增加和“雙碳”目標的推進,這一領域也迎來極大關注。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優化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的使用環境。
目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如何?未來應著眼于哪些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共享模式發展、助力城市低碳出行體系構建?對此,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下稱:南方財經)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系、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的博士生導師苗瑞。
苗瑞認為,國內一線城市具備發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的條件,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可從整合商業運營模式、打通行業數據鏈、促進各要素資源平臺的互聯互通等入手,助力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行業可持續發展。
探索可持續商業模式
目前,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領域的市場需求在哪,商業模式如何?
苗瑞:隨著人們節能環保意識提升、消費需求升級、消費觀念改變以及出行方式多元化,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在原有的網約車和傳統共享汽車基礎上孕育發展,屬于共享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時租賃在便捷性、舒適性及自由性方面優于公共交通,與網約車、出租車重合度較高,但自由性、經濟性更佳。多數中國城市人群每日通勤里程不超過50公里,分時租賃滿足日常需求,并且較私家車更具成本優勢,為潛在消費者提供新選擇。
“重資產、重運營”的行業特性使得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行業資本門檻高,資本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車購置、網點布施、運營、保險和維護等方面。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企業不斷探索的新的商業運營模式:B2C、B2B、B2G、B2T,在“雙碳”政策和新能源汽車初顯規模背景下,市場需求將成為新能源共享汽車企業發展的基礎。
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有哪些試點案例?目前有哪些難點需要解決?
苗瑞: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已在德國、法國、瑞士、挪威、荷蘭、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韓國等地開展運營。*近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推動下實現爆發式增長。其中,北上廣深天津等限購城市成為新能源汽車消費的主力區域,重慶、武漢、紹興、合肥等城市也正準備推廣租賃模式。
國內一線城市具備發展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基本條件,人多、電動汽車也多。它能夠解決日常短途出行,尤其是上下班通勤及商業中心的短途出行需求。盡管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前景廣闊,但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一一破解。
首先是布點難。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采用“就近取還”原則,用戶可以在*近的A網點“租”一輛電動車,到另一目的地B網點“還”,實現異地存取。但實際上一個A點往往需要對應無數個B點,需要布局眾多網點以滿足其需求。
其次是成本投入大。電動汽車租賃無論是車輛的購置、網點的搭建、電動汽車充電桿配備、人工成本、場地租金、車輛成本等,前期投入巨大,需經歷漫長的市場培育期。同時,動力電池續航里程是關鍵問題。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始終存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有待提高。
未來市場參與者主要包括哪些主體?如何提升其商業模式?
苗瑞: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行業參與者除了傳統車企(占比18%)外,還有汽車租賃服務商(占比10%)、互聯網型創業企業(18%)、車聯網技術服務商(8%)和其他企業(電網、地產、交通公司等)。
根據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行業特性,未來市場參與者將以主流汽車廠商、租車公司、互聯網企業以及充電設施相關產業鏈公司為主,但市場競爭核心聚焦在汽車廠商和互聯網企業之間。
目前,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的A2A(定點租、還車)和A2B(A點租車、B點還車)兩種網點租車模式運營盈利比較困難,未來新能源共享汽車企業可以將B2C、B2B、B2G、B2T四大完整的商業運營模式重新整合,獲得廣告等其他途徑的盈利,探尋新的商業發展出路。
數字化打通司乘雙向服務鏈
基于互聯網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有哪些特點,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
苗瑞:基于互聯網的汽車共享平臺,使用新能源汽車分享租賃的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查詢附近網點,租用停在該網點的新能源汽車自駕到目的地附近的網點還車,根據個人用車需求按小時甚至分鐘來付費,該模式比傳統的按天租賃更加靈活、更有效率,與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互補為之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新能源汽車現在尚處于初級階段,價格優勢不明顯,維修不便,充電設施配備也不完善。分時租賃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汽車普及,消費者選擇分時租賃車輛的原因受到尾號不受限、使用方便、搖不到號、可不受司機約束以及電動汽車環保等外部因素,用戶對分時租賃有內在需求的共同推動。此外,分時租賃存在多個不同的使用場景,如周末外出郊游、生活出行、旅游、商務出行、上下班以及限行日使用等,這說明分時租賃可以解決多情景的用戶出行需求。
汽車分時租賃可以產生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這些數據有哪些作用?
苗瑞:在整個汽車生命周期的平臺中,出行數據給汽車全生命價值鏈賦予了新動能、新模式,而共享汽車在出行產業中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挖掘好出行數據有助于釋放更多領域的價值空間,例如用數據平臺支撐共享出行的調度分析,利用數據建立新的消費模式,實現交互融合和共享。
從司乘雙向的數據閉環融通來看,可用數字賦能傳統的服務鏈,打通以前閉塞的雙向數據鏈,實現司乘需求可視化,從而提高運行效率,改善服務質量。出行數據的采集,更多還是依賴智能交通。未來,汽車將會成為智慧城市交通移動數據云調控系統下的移動終端和數據連接的載體,構成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里面的重要環節。
多方構建城市低碳出行體系
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市場想要進一步發展,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苗瑞:新能源共享汽車分時租賃行業是一個新興的且相較于其他行業而言發展更為迅速、市場節奏極快的行業。從市場規???,中國汽車的分時租賃市場規模始終保持著迅速增長的態勢,現階段共享汽車覆蓋的區域仍然以一二線為主,未來可能會往三四線下沉,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作為一種低碳汽車共享新出行、新業態,當前需要各級政府盡早明確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在城市現有交通體系中的身份定位,包括是否把其納入公共交通、公共服務框架,還是繼續當前作為汽車租賃的管理模式,推動可持續發展問題盡快解決。
同時,促進各要素資源平臺互聯互通,打破資源分散化、運營孤島化僵局。各類企業特別是運營主體要繼續發力,提高資源要素的獲得、整合及運營能力,實現汽車共享行業的繁榮發展,也共同分享共建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生態帶來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
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共享的模式,助力城市低碳可持續出行體系建設?
苗瑞:新能源車型在產品和技術上的創新,能融入城市能源、交通、環境、通信建設,提供強大的城市物流生態發展動力。
新能源汽車共享可以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推進城市低碳可持續出行體系建設,使能效更高、排放更低,實現全產業鏈的同步優化。未來還需繼續堅持“綠色、協調”等新發展理念,持續加大節能減排的整體力度,從產品端向研發端、制造端、使用端進行擴展,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低能耗、更高能效的技術和產品,鼓勵企業新建或改建綠色工廠,加大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力度,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